发布日期:2025-10-18 08:24 点击次数:132
坚持晨跑八年,按理说,身体应该很健康才对,怎么会突然离世呢?
51 岁的刘小平,在清华晨跑队里是出了名的 “定海神针”。
8 年里不管是零下十几度的冬天,还是下着瓢泼大雨的早晨,他永远是第一个到操场热身的人。
后来又迷上骑行和冬泳,别人练这些是为了跟人比 “谁能骑更远”“谁冬泳坚持更久”,他却总把心率表贴在手腕上。
他每次运动前,热身都做得特别认真,跑步的时候,也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率。
跟跑友念叨:“115 到 150 这个数最舒服,咱不跟别人比,身体不勉强才是真的。”
他对跑步的热爱,从他的社交账号就能看出来。
打开他的账号,全是和跑步有关的内容,清晨清华操场的日出,跑完步湿透的运动服,还有参加各种跑步比赛获得的奖牌,整整齐齐地排列着,就像他用汗水换来的勋章。
跑友们说,刘小平对跑步的执着,那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可就是这么个把 “自律” 刻进骨子里的人,9 月 15 号早上起床说有点不舒服,往床上一躺就再也没醒过来。
据亲友推测,他很可能是因为急性心梗离世。
一个自律运动、热爱生活的人,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离开了,实在是让人痛心不已。
他经常帮助别人,只要是别人有困难,他就倾囊相授,在特殊时期,有人想借一下手动挡车,当时他的工作很忙,孩子们的学业也很紧张,需要接送孩子。
还需要买菜出行,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还是把自己家里的车借给了别人,甚至还和妻子一起指点他。
他本可以自私一点,但是却选择了最大公无私的胸怀。
他会记得每一个朋友爱吃的食物,会第一时间联系朋友给他寄过去。
生前好友在群里说这事儿的时候,满屏的 “不可能”“昨天还聊比赛呢” 刷了好几十条,最后没人说话,只剩一连串沉默的表情。
“爸,您的人生马拉松就是提前冲线了,家里的活儿我接过来,您放心。”
昌平殡仪馆的追悼会上,刘小平的儿子攥着皱巴巴的悼词,声音抖得不成样。
台下二十多个从河北、山东甚至广东赶过来的跑友,没一个能绷住,眼泪砸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
先说说刘小平这个人,认识他的人都得竖个大拇指。
以前在上班的时候,同事们都说 “项目里有刘小平,睡觉都踏实”。
他做报表能把每个数据核对三遍,谁要是赶项目赶得没时间吃饭,他准会多带一份盒饭。
在家里更不用说,女儿的家长会他从没缺席过,儿子高考那几个月,每天早上先陪儿子背单词,再去操场晨跑。
一双儿女被教得又懂事又贴心,这次他的后事,都是刚上大学的儿子一肩挑起来的。
在晨跑队里,他更是大家的 “暖心大哥”。
新人刚开始跑步跟不上节奏,他会放慢速度陪着跑,还教人家怎么调整呼吸;
每次跑完步,他总提着一袋子洗好的水果分给大家,苹果、橙子切得整整齐齐;
今年 5 月晨跑队十周年聚会,他举着杯子笑哈哈地说 “咱们再跑十年,到时候我带着大家去跑马拉松”。
谁能想到,才过了四个月,这个约定就再也没法实现了
去世前一天,他跟平时一样,早上五点半就到了清华操场,跑了五公里,回来还在群里发了张操场的照片,配文 “今天天气好,适合跑步”。
下午的时候,大家聊起下个月的金海湖铁三比赛,他还帮着分析路线:“那段上坡路别猛冲,保存体力最重要”,没人看出他有半点不对劲。
可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身体倍儿棒的人,说没就没了,这事儿让不少跑友都慌了神。
有网友说:“他坚持了 8 年跑步,比多少人都努力,可命运就是这么不公平。”
这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,大家都觉得,这么自律的人,不应该遭遇这样的不幸。
还有网友感叹:“表面健康不等于真正健康,定期体检太重要了。”
确实,很多时候,我们觉得自己身体没问题,可一些潜在的疾病,可能早就悄悄潜伏在身体里了。
一位医生网友的留言,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。他建议:“所有 40 岁以上、长期运动的人群,每年做一次冠脉 CT。
很多血管狭窄是没有症状的,等你感觉到疼,可能已经晚了。” 从专业医生的角度来看,定期体检、科学筛查,对我们保持健康至关重要。
运动本身没问题,可一旦 “盲目”“过量”,忽略了身体的信号,反而会给身体添负担。
就像刘小平,虽然他控制了心率,坚持了八年运动,但可能忽略了其他的健康问题。
比如有没有定期做体检?平时工作压力大不大?睡眠够不够?这些 “运动之外的健康管理”,往往比单纯的运动更重要。
其实咱们一直说 “生命在于运动”,可这句话很容易被误解成 “只要运动就好”,却忘了后面还有 “适量” 两个字。
真正的自律,不是每天雷打不动跑多少公里,也不是冬天非要去冬泳,而是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运动节奏,该休息的时候休息,该体检的时候体检,不跟别人攀比,只跟自己的健康较劲。
年轻人别觉得 “年轻就可以瞎折腾”,我见过不少二十多岁的小伙子,为了练出肌肉,每天泡在健身房四五个小时,结果把腰练伤了;
老年人也别觉得 “不运动就会生病”,有些老人本身膝盖就不好,还非要跟着别人爬楼梯锻炼,最后膝盖越来越严重。
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健康,不是为了跟人比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
最后,希望刘小平的故事能让更多人明白:生命不是一场比拼速度的马拉松,而是一场需要用心呵护的旅程。
别为了 “自律” 而自律,也别为了 “运动” 而运动,学会科学地保护自己,才能走得更远、更稳。
愿我们都能在运动中找到健康,在生活中找到幸福,不辜负每一个平凡又珍贵的日子。
Powered by 足球看盘高手心得怎么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